首页
 我的订单   |我的无忧   | 收藏夹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联系我们

搜索

  检测需求发布


全部分类 
首页 检测服务 实验室 检测需求 微测APP 新闻资讯 城市加盟 招贤纳士
首页 > 新闻资讯 >详情

食品添加剂并不可怕 “零添加”也不等于更安全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0-08-13 09:25:56        阅读:310
 0 次

        今后,爱逛超市选购食物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些变化,比如选购酸奶时,再想找到标注“无添加”的酸奶就比较难了。不是抢光没货的问题,而是可能根本就不许有了。

        日前,《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食品标识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

        以往不少食品包装都标注“零添加”“不添加合成着色素、不添加增味剂”等字样,也因此收获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不得不说,“无添加”其实很大程度含有“忽悠”的成分。

        “零添加”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任何添加剂。但仔细想想,现代社会中可能吗?蒸馒头过去也得放碱面,现在也得用酵母吧?做面包也是如此。更不要说在食品工业化生产的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众多企业加工的预包装食品的痕迹,想找到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恐怕很难。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商家包装上醒目地标注“零添加”的食品,实质上却是有添加的,所谓“零添加”有时只不过是商家宣传的一种手段,不仅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而且扰乱了食品市场竞争秩序。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并不是妖魔鬼怪。越是发达的国家地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就越多。目前在美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高达4000多种,而我国只有2000多种,其中包含1000多种香料。其实,合法、适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无碍健康,还会让食品保鲜、增加口感。

        反之,即便真的“零添加”,也不等于一定安全。如果没有防腐剂的发明,我们还停留在吃腐烂变质食物的年代,因为可能无法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导致食品容易变质。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仍是食源性疾病。

        食品添加剂的科普相对滞后,给了相关谣言以及商家公开忽悠提供了机会。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事,到了不得不科普的时候了。在中国食品科学院院士孙宝国教授主编的《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一书中,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国制作豆腐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卤水豆腐里的卤水就是最典型的食品添加剂。

        最后,我们真心希望在未来的科普中,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为人们正确认知添加剂多做工作,再配合相关制度来规范商业行为,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同时,继续完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有信心。

按项目检索  :
  • 精选实验室,品牌服务
  • 平台担保,安全交易
  • 7*12客服,快速响应
  • 微测VLab,躺盈赚钱
微信二维码
新浪微博


发布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承接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