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大学教授黄小忠团队以位于阿尔泰山南坡的喀纳斯湖和邻近的铁外克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喀纳斯湖沉积物硅藻硅同位素和生物硅等指标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温度变化历史。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自然-通讯》。
中亚草原之路对史前东西方文明交流有重要意义。阿尔泰山地区是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也是亚洲中部草原丝绸之路的关键区域和早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发现,青铜时代早期颜那亚(Yamnaya)人群在约5 ka(ka=千年前)从东欧草原东南部迁徙至南西伯利亚地区以及阿尔泰山西侧,发展为阿凡那谢沃(Afanasievo)文化。该时期人群远距离迁徙的驱动力有多种假说,包括农业和语言的扩散和传播、马的驯化以及乳制品等次级动物产品的使用等。然而,区域人群扩散的气候背景因素研究还不够深入。全新世温度变化具有较大的争议,气候代用指标与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呈现相反的趋势,被称之为“全新世温度之谜”。近期较多研究尝试用气候代用指标的季节性偏差、指标的多解性和全新世温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等去解释这个谜题,但仍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兰州大学黄小忠教授团队以位于阿尔泰山南坡的喀纳斯湖和临近的铁外克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喀纳斯湖沉积物硅藻硅同位素(δ30Sidiatom)和生物硅含量等指标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温度变化历史。结果发现,在6.5-3.6 ka时段,阿尔泰山地区气候总体温暖,喀纳斯湖硅藻生长繁盛,期间在4.7-4.3 ka气候异常温暖,湖水显著分层,硅藻硅同位素明显偏重。
结合铁外克湖钻孔孢粉、碳氮同位素等指标,并与区域湿度记录对比,显示在6.5-3.6 ka期间阿尔泰山地区的气候适宜。而在约5 ka左右,在里海水位降低显示区域干旱,在该区域生活的颜那亚人群迁移到西伯利亚南部及阿尔泰山地区,在更温暖的4.8-4.7 ka时,颜那亚人迁徙到高海拔的高加索地区以及纬度更高的北欧地区。
这项研究为中亚地区史前人口扩张的驱动力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证据。该研究题目为“Prehistoric population expansion in Central Asia promoted by the Altai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阿尔泰山全新世中晚期适宜气候促进中亚草原带史前人类扩张)”,发表在知名综合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本项成果是黄小忠课题组于2021年发表在《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延伸。该研究发现在新疆博斯腾湖沉积物中出现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嗜热种单角盘星藻,指示4.7-4.3 ka的高温事件,温暖气候能保障史前人群在阿尔泰山生活(切木尔切克文化),随着气候突然在4.2 ka和3.6 ka变冷,人群向低纬度地区扩散,形成了塔里木盆地早期人群(如小河遗址)(Huang et al., 2021 QSR),以及黄土高原地区4 ka以后大规模牧业发展(Huang et al., 2021 GRL),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8828-4
来源丨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钡科瑞(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钡科瑞(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经北京市质监局认证、从事高质量同位素分析和元素分析测试的第三方实验室(CMA)。
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先后引进多套激光同位素分析仪、同位素质谱仪、元素分析仪、高精度多组分温室气体分析仪等测试设备,同时引入了分析测试用的多种辅助设备、标准物质和耗材,如百万分之一的高精度天平、各种国际标准物质、NOAA温室气体标准气(浓度和同位素)等。目前,公司可提供碳、氮、水同位素检测、14C检测、元素分析、高精度温室气体在线/离线、走航和飞行等测试;可按需出具CMA认证报告,结果准确可靠。
为提升行业竞争力,公司多次参与行业相关领域的检测标准制定和标准样品的定标工作,如地质行业水同位素标准和碳同位素检测标准的制定,国家海洋局标准样品的定标工作,中国科学院同位素标样定标工作等。
公司成立10年来,已为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地球所、中国地震局、中国林业科学院、吉林大学、沈阳大学、山西农大、山东农大、广西岩溶所、沈阳生态所等上百所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公司提供了测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