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5月17日公布的世界气象组织报告,全球年度平均气温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有66%的可能性较工业化前升高1.5℃。虽然某一年升温1.5ºC将是地球的一个里程碑时刻(2022年升温1.15ºC),但这并不是大多数人谈论的升温1.5ºC里程碑。
著名1.5℃升温指标源自2015年联合全球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制定了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限制在2℃以内,最好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全球持续性的平均升温1.5℃,而不是某一年的平均气温升幅。
事实上,巴黎协定没有具体说明1.5ºC升温的概念,直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于2021年发布最新报告才阐明1.5℃升温是指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在第一个20年的中点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1.5ºC。
2018年IPCC报告评估全球变暖可能在2030-2052年某一阶段达到1.5℃的阈值,然而2021年利用不同方法评估出1.5℃升温将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达到。
选择 1.5 ºC 这一指标是为了限制全球变暖的严重程度,IPCC 专家强调1.5 ºC 不应被视为 “护栏” ,低于该护栏就万事大吉,并指出无论全球变暖的峰值温度是多少,温度越低越好。
2018IPCC报告指出如果升温1.5 ºC,中纬度地区的极端炎热天气将比工业化前高 3 ºC,海平面将在2100 年上升高达四分之三米;8% 的植物和 4% 的脊椎动物将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存栖息地, 每年全球渔业捕捞量将减少 150 万吨。报告还指出由于全球变暖不均衡,目前世界上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至少一个季节升温已超过 1.5 ºC 的地区。
目前针对《巴黎协定》目标的为期两年的大规模“全球盘点”已接近尾声,并将于11月30日召开的下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8)上公布。
到目前为止,盘点发现目标进展并不理想。一份盘点报告指出,要将升温控制在1.5ºC的可能性限制在50%,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在2025年之前达到峰值,显而易见目前仍未达到,而且国家排放承诺并不足以使温室气体排放保持在目标范围内。
比地球变暖何时达到 1.5 ºC 更重要的是地球变暖的峰值是多少,以及何时会达到峰值。因为在2 ºC升温的基础上每升高0.1度,全球将受到更持久、更系统的影响。根据 IPCC 在不同排放情景下对全球升温的预测,峰值温度可能在 2050 年左右达到 1.6 ºC以上(如果届时全球实现净零排放),到 2100 年降至 1.4 ºC;如果排放量持续攀升,至2100 年将升温 4.4 ºC,而且还未达到峰值。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170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