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订单   |我的无忧   | 收藏夹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联系我们

搜索

  检测需求发布


全部分类 
首页 检测服务 实验室 检测需求 微测APP 新闻资讯 城市加盟 招贤纳士
首页 > 新闻资讯 >详情

我国首次利用注氮气对缝洞型油藏规模化开发
来源:科技日报        2020-07-22 09:38:19        阅读:1252
 0 次

       7月21日,中石化西北油田发布消息称,西北油田首次利用注氮气手段对塔里木盆地超深缝洞型油藏进行规模化开发,助力我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油田,塔河油田累产原油1亿吨。

       《超深缝洞型油藏注氮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这一成果的推广应用,功不可没。该成果去年10月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该技术为我国乃至世界缝洞型油藏注水后大幅提高采收率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关键技术,是在缝洞型油藏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使我国跻身于超深缝洞型油藏开发的领先水平。

       塔里木盆地是世界典型的“深层”代表,该盆地超深缝洞型油藏埋深达6000~8500米,地层条件极其复杂。

       研究表明,注氮气是缝洞型油藏最有效的水驱接替手段,采收率可增加30个百分点,最高可达45%。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效果优于二氧化碳驱和冻胶调驱注水。2007年,当时我国利用注氮气开发油气藏技术领域几乎还是空白,国外案例鲜少。

       2011年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以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赵海洋为领军人的注氮气攻关团队,经过9年艰苦攻关,成功突破了超深层缝洞型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和关键设备国产工业化技术瓶颈,形成了从超深缝洞型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刻画预测方法、极限条件下注氮气驱油机理及差异化配套技术策略、超级撬装制氮、注氮、监测等设备规模化、注氮气作业电气信息化及全流程防腐等工艺技术。

       据悉,塔里木盆地已累积推广应用该技术1332井次,7年增产261万吨,实现盈利22.31亿元;注气使油井自然递减率由27%降至14%,典型单元采收率由15%提高至30%。该技术已在华北、阿尔及利亚等裂缝型油藏成功应用265井次,增油近30万吨;开发的关键装备远销中东、北非、南美洲;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制定了首个行业标准《SY/T 7425-2018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制氮注氮设备》。

按项目检索  :
  • 精选实验室,品牌服务
  • 平台担保,安全交易
  • 7*12客服,快速响应
  • 微测VLab,躺盈赚钱
微信二维码
新浪微博


发布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承接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