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杨某(女)在网络上各大社交平台发布广告,声称自己可以代发论文,留下联系的方式,让一些希望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在期刊上的人来寻找自己,让杨某来帮助他们在期刊上发表论文。
具体的操作过程就是:杨某在网络上公开征稿论文,让想要发表论文的人们缴纳一笔不小的版面费,最终获利。
如果该姐弟两个人只是这样操作的话,骗局就会很容易被揭露。
于是姐弟两个人进行了更大胆的操作,就是在没有经过审核,直接私自印刷假冒刊物,对于一些付版面费的人们姐弟两个人叫他们的论文印在期刊之上,然后将该论文快递给付版面费的人。
最终姐弟两个人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面,成功帮各种人代发了10万余篇的论文,获取利润1800万人民币。
杨某作为姐姐发现了代发论文的商机,将自己的弟弟拉入了这场违法的赚钱活动之中。杨某在实际活动中却很谨慎。手续费只收取200元到1000元之间的,在人民币的收取正好对于想要发论文的人们感觉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价格。从一开始就显得很真。
而且很多没有什么水平的论文,杨某姐弟俩个人依旧会给其分类,编辑,整理让不同种类的论文归于自己所处的版面之上。使姐弟俩请人印刷出来的盗版论文期刊看上去如假包换的。
并且这些论文期刊在印刷的时候杨某只寻找一些只有几个人或者是10来个人的小的盗版印刷厂,这些小的印刷厂平时就是依靠印刷盗版书籍来获利的,即使知道杨某印刷的是假期刊也不会多加过过问。
而且为了让自己印刷的盗版论文期刊更加符合真实情况,杨某会尽量满足花钱的投稿者一些合理的要求。
比如说当印刷的文章出现错别字或者单位写错了,就可以要求杨某重新印刷出来一本,来邮寄给客户。
不但在现实生活中客户可以收到一本期刊,并且还为了满足客户检索论文的要求,杨某使客户还可以在期刊网上查到自己的论文,为客户提供论文检索截图。
然而该期刊网只不过是一个非主流期刊网,审察一点都不严。
为了让自己的期刊显得更加真实一点并且接收更多的论文投稿,杨某姐弟俩个人又设立了10余种期刊,涉及医学、教育、建筑等多个领域。
姐弟只有两个人当然不能在4年间帮助接收10万余单,于是姐弟两个人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又招收次一级的代理商,让数十个代理商为自己招收需要代发论文的客户。
最终杨某姐弟俩个人实现了不到4年的时间,代发10万余篇论文,赚取1800万元令人夸张的战绩。
某日一个客户认为期刊的资质过差并且居然出现国家级期刊,认为十分可疑,因此举报了杨某的论文活动,最终杨某被警方抓获。
法官最后提醒,相关单位应加强论文审核和教育培训工作,从根源上杜绝学术造假问题。论文的发表一定要经过正规途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