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订单   |我的无忧   | 收藏夹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联系我们

搜索

  检测需求发布


全部分类 
首页 检测服务 实验室 检测需求 微测APP 新闻资讯 城市加盟 招贤纳士
首页 > 新闻资讯 >详情

小年将至 大年不远
来源:互联网综合整理        2023-01-13 16:20:20        阅读:294
 0 次

       老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明天就是北方小年了,每年这个时候集市上人潮涌动,比肩继踵,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置办年货的人。“小年”是“大年”的序曲,通常在外的游子会在小年之前赶回家乡过年,而春节的年味,往往是从小年开始,在除夕达到鼎盛。

       小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中国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要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地过个好年,表达了国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关于过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东汉崔定《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看起来,酒与小年的渊源由来已久,从东汉伊始,小年就泛着阵阵酒香。

       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不仅酒香四溢,还有丰盛的节令美食,让我们拨开了历史的云烟,仿佛重温旧时的小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小年要有美酒美食,不仅要让灶王爷醉饱,还要让人间也丰衣足食。

       很多古诗中都有对小年饮酒的描写,元代的朝范梈在《小年日,仍宿北山》中写道:“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年关岁尾最是思亲,远游不得归的游子们,唯有举杯遥祝,方能一解思乡、思亲之情。

       明末清初的屈大均也曾诗云:“客邸频留客,嘉鱼一味鲜。系船高峡口,作脍大江边。黄鸟喧冬至,梅花盛小年。满城柑子熟,酒渴不论钱。”北方大雪连天,南方却梅花正盛,柑橘飘香,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民俗,却都少不了美酒为伴。小年夜在北方的数九寒天中围炉夜饮,在南方的花果芬芳中举杯邀月,天南海北共同期待着春节的到来。

       小年源起于古代中国民间祭灶的风俗习惯,为使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人们常以糖为祭品好让灶王“嘴甜”,旧时习惯将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鲁迅在《送灶日漫笔》也曾提到这一习俗,他还写道“倘是活人,莫妙于给他醉饱一次,使他自己不开口,却不是胶住他。中国人对人的手段颇高明,对鬼神却总有些特别,二十三夜的捉弄灶君即其一例。”确实黏住灶王爷的嘴这种强硬手段,怎么比得上让灶王爷大醉一场,心满意足地上天言好事呢。酒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有些时候却着实有着神奇的魔力。

       小年将至,春节的脚步也近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也愈发强烈,数着盼着期待着,也许这就是春节的意义,总能让生活荡起涟漪,让人们的心里开出幸福的花朵。

       小年的糖,小年的酒,小年的仪式感,都是浓浓的年味,大家不要错过呀~

按项目检索  :
  • 精选实验室,品牌服务
  • 平台担保,安全交易
  • 7*12客服,快速响应
  • 微测VLab,躺盈赚钱
微信二维码
新浪微博


发布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承接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