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2022年6月29日,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利用天津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开展非现场执法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天津市东盛工贸有限公司燃气锅炉监控点位上传的氮氧化物实测浓度、折算浓度与实测含氧量不符合烟气浓度折算逻辑关系。根据此线索,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立即会同津南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天津市东盛工贸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执法人现场调取该公司废气自动监测设备相关参数时,发现2020年1月17日至2021年12月24日期间,该自动监测设备工控机中基准含氧量被多次修改。经查,该公司环保负责人刘某存在多次修改基准氧含量的行为,导致氮氧化物折算浓度降低,涉嫌篡改自动监测数据。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禁止通过偷排、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规定。2022年8月5日,天津市津南区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七)项的规定,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2022年9月1日,津南区公安局依法对该案立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启示意义】
执法人员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对企业开展非现场执法,对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实测浓度、折算浓度和实测氧含量等参数的小时值、分钟值进行逻辑分析判断,同时深入企业开展现场执法,迅速调查取证,查实企业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违法行为。市区两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及时固定证据,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动,确保案件审查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