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五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2022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长于贵瑞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论坛上发布了《2022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以下简称2022指数报告)。2022指数报告由114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以及《华东科技》共同打造,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创新生态发展为目标,构建了由创新资源、创新产出、产业潜力和环境支撑等4个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组成的长三角创新生态指数指标体系,对各城市创新生态迈向高质量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为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支持。
联盟理事长于贵瑞院士在致辞中指出,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集中、创新成果最为突出、科技创新竞争力和活力最高最强的区域之一,拥有36所“双一流”高校丰富的科教资源,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这些科教资源通过大学联盟、协同创新等工作路径,成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锋队。于院士强调,此次指数报告的发布将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为长三角的创新生态发展提供新动能。
2022指数报告显示,相较于2021年整体水平上升7.47%,反映出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总体发展最好的是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合肥、宁波、无锡、常州、嘉兴和扬州。其中,扬州市凭借着产业潜力的提升,首次跻身长三角创新生态指数的前10位。滁州市虽排名居中,近年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科技兴市的“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相比上一年提升了11名。
与会专家还围绕科技专员服务企业、长三角创新挑战赛、企业研发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并以“助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加快构建创新生态”为主题进行“圆桌对话”。
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区域人才富集、产业链供应链也相对完备。良好创新生态的构建和优化有利于区域科创、产业、金融的高效整合,形成以生态为牵引的创新组团,实现差异互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三省一市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