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订单   |我的无忧   | 收藏夹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联系我们

搜索

  检测需求发布


全部分类 
首页 检测服务 实验室 检测需求 微测APP 新闻资讯 城市加盟 招贤纳士
首页 > 新闻资讯 >详情

影响青藏高原碳氮循环主要因子发现
来源:科技日报        2022-09-28 10:03:10        阅读:287
 0 次

       27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陈槐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上的碳氮循环变化及驱动机制,提出草地可持续管理、生态工程和绿色技术发展,可抑制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维持青藏高原的碳汇功能,相关研究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上发表。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水土保持、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以及碳汇等,但近年来因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的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中诸多过程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其碳固定功能。目前,对青藏高原碳氮循环的动态变化已有众多研究,但在青藏高原各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及其关键性因子方面尚未进行系统梳理。

       通过对近20年的青藏高原碳氮循环模型与实验研究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整理,团队成员发现青藏高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四个重要“阀门”:植物生长的温度限制、生态系统的氮限制、土壤微生物的碳限制和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分限制。

       “青藏高原植物生物量碳储量相对较小,但土壤碳和氮储量较大。”陈槐说,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碳库,90%以上的碳存储在土壤中,土壤1米碳储量高达480亿吨,土壤3米以上的碳储量更是高达736亿吨。团队成员表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植物固碳能力,但也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陈槐介绍,为支持可持续的、基于科学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补偿政策的制订,未来需对整个高原的碳、氮、磷储量进行详细普查和估算,建立通量监测和原位模拟实验研究网络;需开展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磷循环及其机理研究,完善基于过程的涵盖人类活动情景的多尺度生态系统模型。

按项目检索  :
  • 精选实验室,品牌服务
  • 平台担保,安全交易
  • 7*12客服,快速响应
  • 微测VLab,躺盈赚钱
微信二维码
新浪微博


发布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承接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