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发布会暨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会”上发布了QB/T5729-2022《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新标准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何为调味面制品?
新标准认定: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品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配料、挤压热化、成形、调味,包装而成的即食型方便食品。俗称辣条。
近年来,辣条成为网红食品,其实历史并不久远,它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原始创新性的行业。不少“80后”“90后”都有与小伙伴分食一包辣条的童年记忆。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调味面制品已形成了一个新的方便食品品类,满足了消费者休闲化的消费趋势。
儿时校门口“五毛”一包的辣条,你一包我一包,早已撑起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介绍,在我国,调味面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
新标准将结束“九龙治水”局面
随着调味面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出现标准不统一、名称不统一、归类相互矛盾的局面,不仅影响整个行业的生存发展,也给监管带来困扰。
基于此,2015年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国内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历时7年制定完成了上述新标准。
“新标准着重引领调味面制品向营养健康方向发展。”谭斌在解读中称,已有的调味面制品相关标准多无规定脂肪、盐的技术要求,为响应国家减盐减油减糖“三减”号召,新标准设置了脂肪、盐的限量指标,其中脂肪将比现有标准降低10%,氯化物将比现有标准下降17.7%,以实现减油降盐。
同时,新标准对调味面制品的感官、理化、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均有明确规定。
谭斌认为,新标准的实施填补了调味面制品行业缺失统一权威标准的空缺,必将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我国调味面制品争取国际市场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