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顺义官微消息,5月3日上午11点10分左右,仁和镇二三产业基地北京六合宁远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层实验室发生火灾,过火面积9平方米,现场明火已扑灭。共有4名实验人员受伤,其中两人轻伤,另外两人伤情较重,已送至顺义区医院全力救治。火灾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不久前多家媒体报道的中南大学一实验室发生事故,也引起了网友关注。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博士生在事故中身体被大面积烧伤,紧急送往ICU进行抢救,医院还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话题永远不过时,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首要任务,实验室化学物品多,部分材料易燃易爆,属于高危区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实验室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一、化学实验室事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腐蚀及灼烧事故
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话题永远不过时,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首要任务,实验室化学物品多,部分材料易燃易爆,属于高危区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实验室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2、火灾及爆炸事故
化学实验室事故大部分都是火灾性事故,主要跟化学实验室的特点有极大的关系。化学实验室存放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多具易燃性,这些物质遇到火源很可能起火燃烧,由于大量使用可挥发性的可燃物质,特别是有机溶剂,也是容易引起火险或火灾的常见事故之一,有机溶剂通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蒸气可以飘移到较远的地方,如果接触到火种,顺着蒸气燃烧,会导致液体着火。
爆炸性事故多与火灾性事故相联系,特别是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多是一些易爆、易燃的物质或它们的混合物,当这些物质在一定压力和热的作用下突然爆发,造成爆炸。另外也有一些用电设备及线路老化陈旧存在事故隐患,使不慎泄露的易爆易燃物品,遇火引起爆炸。
3、中毒事故
化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药品几乎都有一定的毒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中毒事故。
中毒事故一般又可分为两类: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一般不容易引起重视,很多症状都是要在中毒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通常为几天或者几个月,有的甚至若干年以后。中毒的症状很难察觉,多数为易怒、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失常等,通常会未老先衰、早逝。
急性中毒通常是误食、吸入或是体表吸收到了有毒物质。误食一般是实验者在实验室饮食、利用实验室的冰箱存放食物或离开实验室未及时做好个人卫生。吸入毒害是最常见的吸毒方式,化学实验室的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等形式被吸入,另外还有体表吸入。有毒物质还可以以气体、液体的形式被皮肤吸收,造成皮肤受伤。
二、实验室里的易燃易爆物品需警惕
爆炸性药品:迭氮钠、四硝化戊四醇(泰安)、硝化甘油混合炸药(胶质炸药)、三硝基苯酚(苦味酸)、环三次甲基三硝胺(黑索金)。
液氮:温度升高或者压强降低可引起爆炸。
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烃类气体、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 可引起爆燃。
金属钾、钠、白磷遇火都易发生爆炸。
遇水易燃:钾、钠、锂、氢化锂、氢化钠、四氢化锂铝、氢化铝钠、磷化钙碳化钙(电石)、碳化铝、钾汞齐、钠汞齐、钾钠合金、镁铝粉等。
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盐类、硝酸酯类、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属盐、重氮盐、叠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醚和过氧酸)等,受热或被敲击时会爆炸。强氧化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接触,如乙醇和浓硝酸混合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