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订单   |我的无忧   | 收藏夹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联系我们

搜索

  检测需求发布


全部分类 
首页 检测服务 实验室 检测需求 微测APP 新闻资讯 城市加盟 招贤纳士
首页 > 新闻资讯 >详情

最新研究发现:近40年全球农业系统氨排放量增加78%
来源:科技日报        2022-03-31 09:48:24        阅读:284
 0 次

       氨气作为大气中主要的碱性气体,不仅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重要推手,更是大气氮沉降的重要贡献源。过去几十年来大气氨排放与农业生产活性氮过量使用密切相关,然而全球农业系统哪些作物或动物具有高氨排放潜力,以及农业氨排放如何影响全球氮沉降的时空格局,尚不清楚。

       3月28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氮循环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题为《探索1980年以来全球农业氨排放变化及其对氮沉降的贡献》的成果,在全球尺度量化了主要作物和动物类型对农业氨排放的贡献,回答了目前农业系统氨的主要排放源,对准确认识全球农业氨污染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兰州大学刘磊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刘学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团队基于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农田施肥、畜牧业养殖、遥感活性氮浓度等)和区域统计数据,建立了自下而上的农业氨排放计算方法,开发了全球近四十年(1980-2018年)的长记录农业氨排放数据集。

       研究发现近40年全球农业系统(包括农田和畜牧业)氨排放量增加了78%,其中农田氨排放量增加了128%,畜牧业氨排放量增加了45%。全球三种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和四种主要动物(牛、鸡、羊和猪)占氨排放总量的70%以上。

       在维持现有农作物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全球氮肥使用可降低38%,其中小麦、玉米和水稻约占氮肥过量使用的72%。除种植业外,畜牧业系统的合理管控可进一步减少农业氨排放,例如酸化抑氨、密闭控氨、回收固铵等。

按项目检索  :
  • 精选实验室,品牌服务
  • 平台担保,安全交易
  • 7*12客服,快速响应
  • 微测VLab,躺盈赚钱
微信二维码
新浪微博


发布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承接需求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