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维护海洋安全,捍卫国家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保护国家日益发展的海洋产业、海上运输和能源资源战略通道的安全是我国海军的神圣职贵。
海洋气象服务是向海上或岸上的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海洋气象信息和有关的地球物理情报信息,保障海上运输和生产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气象服务的原则是满足用户对海洋环境条件和气象情报的要求,在保障海洋作业安全的条件下,提高海洋作业效率和减少费用开支。
近日,浙江省宁波舟山两地气象部门联合发布:甬舟一体化地方标准《航标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在充分调研国家、行业有关海洋、气象观测规定基础上,结合甬舟航标自动站建设实际情况形成的标准,填补了海洋气象观测标准的空白。
海洋气象观测一般采用自动气象站作为主要的探测设备。自动气象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一般由传感器、变换器、数据处理装置、资料发送装置、电源等部分组成。
变换器是将传感器感应的气象参数转换成电信号(比如气压、电流、频率等);数据处理装置则将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再转换成对应的气象要素值。经过处理的气象要素数据按规定的格式编排,经资料发送装置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传给站部,或存贮在介质上并定期回收。电源是为气象站正常工作提供动力的,在野外通常使用太阳能电池。气象观测要素主要有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海面有效能见度、降水量等。
自动气象站是指在某一地区根据需要,建设的能够自动探测多个要素,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生成报文,定时向中心站传输探测数据的气象站,是弥补空间区域上气象探测数据空白的重要手段。
自动气象站由气象传感器、微电脑气象数据采集仪、电源系统、防辐射通风罩、全天候防护箱和气象观测支架、通讯模块等部分构成。温湿度、风速风向等传感器为室外气象专用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自动气象站用于对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蒸发量、大气压力等十几个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可以通过专业配套的数据采集通讯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将数据传输到气象计算机气象数据库中,用于统计分析和处理。
自动气象站在精密监测、精准预警、科学调度、防汛救灾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自动气象站的基本原理是传感器将对应气象要素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由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进行线性化和定标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经过预处理后得出各个气象要素的实时值,然后由通信模块传输到中心站的微机上。自动气象站有多种类型,其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系统电源、通信接口及外围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
能感受被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组成。
自动气象站常用的传感器有:
气压——振筒式气压传感器、膜盒式电容气压传感器;气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湿度——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风向——单翼风向传感器;风速——风杯风速传感器;雨量——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蒸发——超声测距蒸发量传感器;辐射——热电堆式辐射传感器;地温——铂电阻地温传感器日照——直接辐射表、双金属片日照传感器。
自动气象站用于对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蒸发量、大气压力等十几个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可以通过专业配套的数据采集通讯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将数据传输到气象计算机气象数据库中,用于统计分析和处理。
自动气象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一般由传感器、变换器、数据处理装置、资料发送装置、电源等部分组成。变换器是将传感器感应的气象参数转换成电信号(比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数据处理装置则将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再转换成对应的气象要素值。经过处理的气象要素数据按规定的格式编排,经资料发送装置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传给用户,或存贮在介质上,由用户定期回收。电源是为气象站正常工作提供动力的 ,在野外通常使用太阳能电池。整个系统由一部微机自动管理。
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通常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基本气象要素,经扩充后还可测量其它要素。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气压、 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要素,经扩充后还可测量其它要素,数据采集频率较高,每分钟采集并存储一组观测数据。自动气象站根据对自动气象站人工干预情况也可将自动气象站分为有人自动站和无人自动站。自动气象站网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自动气象站通过通信电路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