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检验检测认证方面提出了很多提案议案,受到网友关注。
绿色低碳方面
1.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围绕创新发展方式,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之以恒抓好长江大保护,深入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前瞻开展碳足迹认证和绿电溯源等工作,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光明日报)
2.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川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推动氢能龙头企业、碳交易专业平台机构共建全国性氢能互联网交易平台,探索氢交易及绿氢交易,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氢能碳减排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绿氢认证、碳减排核算、碳交易结算等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推动氢能资源高效利用,氢能产业市场化发展。(重庆日报网)
3.持续推进绿色能源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加速推进国家新能源大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绿电直供、绿电认证”等具体政策落地,加快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体系。(宁夏日报)
4.推进家电产品碳足迹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钟铮: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认证,对于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妥善应对贸易壁垒、提升外贸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完善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和制度,加快推进碳标签、碳标识在家电等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家电产品。(中国商报)
人工智能方面
1.推动智能家用机器人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九牧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林孝发:建议大力支持发展创新能力强、产业环境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生态集群,发展“机器人+”体验模式,以产业优势、创新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建设全球家用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高端产业集聚区。一要激励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二要建设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载体;三要加速推进智能制造行业认证体系,建设中国特色智造评价标准。(央广网)
2.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楼向平:出台人工智能的风险等级规范,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风险等级,施加不同的监管措施。引入算法认证标识、监管沙盒机制,指导和支持企业在监管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创新活动。(央广网)
3.健全绿色智能家电认证与监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极米科技董事长钟波:加快完善绿色智能家电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设立合适的产品准入门槛。(中国证券报)
食品安全方面
规范预制菜行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建议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就预制菜的生产、运输、认证、追溯等全环节、全链条,形成全国统一标准。(工人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预制菜生产企业更应重视产品品质提升,把品质提升作为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的同时,还要加强全流程检验检测、全流程监控追溯、全流程质量保证,实现产业链的品质化,切实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法治日报)
农业建设方面
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盱眙业盛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叶红:建议从顶层完善农田建设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站,指导地方加强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督促地方压实质量监管责任,加大质量检测等资金保障。(央广网)